因為很多商品包裝的品位上不去,使消費者感到不滿意,甚至厭煩,直接影響著商品的銷售。對目前殘酷競爭的市場條件下,不能不說是對商家或廠家的一種遏制。自然,也就影響著商家或廠家的經濟效益。這主要是產品包裝 設計 人員的基本素質和設計水平上不去,從而導至包裝設計的品位上不去。而包裝 設計 的品位主要是包裝設計的技巧把握,如果技巧把握住了,也就不存在品位上去和上不去的問題了。
那么,掌握包裝設計的技巧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這里主要有三點:一是色彩技巧的把握;二是構圖技巧的把握;三是文化內涵的把握。
第 一,色彩技巧的把握
色彩技巧應該從以下幾點注意:一是色彩與包裝物的照應關系;二是色彩和色彩自身的對比關系。這兩點是色彩運用中的關鍵所在。
(一)、色彩與包裝物的照應
作為色彩與包裝物的照應關系該從何談起呢?主要是通過外在的包裝色彩能夠揭示或者映照內在的包裝物品。使人一看外包裝就能夠基本上感知或者聯想到內在的包裝為何物。對于這個問題,筆者曾多次在過去的文章中提到過,但是如果我們能走進商店往貨賀上一看,不少商品并未能體現到這種照應關系。使消費者無法由表及里去想到包裝物品為何物。當然,也就對產品的銷售發揮不了積極的促銷作用。正常的外在包裝的色彩應該是不同程度地把握這么同個特點。
(二)色彩與色彩的對比關系
1、色彩使用的深淺對比。這在目前包裝設計的用色上出現的頻率最多,使用的范圍最廣。在很多平面設計上(指招貼、吊畫類或局面裝幀類)非常常見的。所謂的深淺對比,應該是指在設計用色上深淺兩種顏色同時巧妙地出現在一種畫面上,而產生出類比較協調的視角效果。通常用的如大面積的淺色鋪底,而在其上用深色構圖,比如淡黃色的鋪底,用咖啡色的加以構圖,或在咖啡色的色塊中使用淡黃或白色的圖案線條;還如用淡綠色的鋪底;墨綠色的構圖;粉紅色的鋪底;大紅色的構圖;淺灰色的鋪底;皂黑色的構圖等等。這些都是色彩使用的深淺對比,用這種形式在包裝設計上我們可以在一些化妝品包裝上或是一些西洋葡萄酒的包裝上,尤其是西歐的葡萄酒包裝上最為常見。中國的張裕葡萄酒和雙匯的方式臘腸以及希杰的肉制品包裝大都是用這種形式表現的。這種包裝形式在日本和南韓臺灣也常見的。它所表現出來的視覺效果是明快、簡捷、溫和、素雅。
2 、色彩使用的輕重對比(或叫深淺對比)這在包裝色彩的運用上,同樣是重要的再現手法之一。這種輕重對比,往往是用輕淡素雅的底色上襯托出凝重深沉的主題圖案,或在凝重深沉的主題圖案中(多以色塊圖案為重)。表現出輕淡素雅的包裝物的主題與名稱,以及商標或廣告語等。反過來,也有用大面積的凝重深沉的色素鋪底。另用輕淡素雅的色調或集中一點某個色塊中或全面裝飾一些紋案。在這種輕重對比中,一般色素有協調色對比和冷暖色對比,協調色對比的手法往往是淡綠色對深綠;淡黃色對深咖啡;粉紅對大紅等,而冷暖色的對比則多為黑色與白,紅與藍等。
3、色彩使用的反差對比。這種反差對比實質上是由多種色素自身的不同而相互間形成的反差效果。這種反差效果通常表現方法是:明暗的反差(或叫陰陽的反差),象中國的易輕圖;冷暖反差,如紅和藍的對比;動靜的反差,如淡雅平靜的背景與活潑亂跳的圖案文字對比:輕重的反差,如深沉的色素與輕淡的色素對比等等。
綜合上述這些色彩的對比完全是因為一種圖案需要通過各不同顏色的對比而表現的一種方式而已,但是這種色素又是構成整個包裝圖案要素必不可少的物體,有些圖案,甚至就是不同色素的巧妙組合。因此,在研究包裝設計的過程中,如果不注意把握色彩和色彩自身的對比關系,也就無從談得上設計出好的包裝圖案來。
第二,構圖技巧的把握
正如色彩技巧的把握一樣,構圖的技巧更是多種多樣,而兩者的關系卻是相互依存和互為表述的。但色彩是基礎,構圖是過程又是最終目的。所以構圖才是重要的。在過程中,除了要把握一定的技巧外還要講究它的視覺效果。而效果才是最終目的。
構圖技巧的把握:
1、構圖技巧的粗細對比:所謂粗細對比,是指在構圖的過程中所使用的色彩以及由色彩組成圖案而形成的一種風格而言,在書畫作品中我們知道有工筆和寫意之說,或工筆與寫意同出現在一個畫面上(如同國畫大師齊白石的白菜與蟈蟈的畫一般),這種風格在包裝構圖中是一些包裝時常利用的表現手法。對于這種粗細對比有些是主體圖案與陪襯圖案對比;有些是中心圖案與背景圖案的對比;有的是一連粗獷如風掃殘云,而另一邊則精美的細若游絲;有些以狂草的書法取代圖案,這在一些酒類和食品類包裝中都能隨時隨地見到。如思念牌水餃和飄柔牌的洗發露就是這樣的。
2、構圖技巧的遠近對比,在國畫山水的構圖中進究近景中景遠景,而在包裝圖安的設計中,以同樣的原理,也應分別為近中遠幾種畫面的構圖層次。所謂近,就是一個畫面中最搶眼的那部分圖案,也叫第一視覺沖擊力,這個最搶眼的也是該包裝圖案中要表達的最重要的內容,如雙匯最早使用過的方便面包裝,第一闖進人們視線中的是空白背景中的雙匯商標和深紅色方塊背景中托出的白色綜藝碩大的雙匯二字(即近景),依次才是小一點的“紅燒牛肉面”行書幾個主體字(應該說第二視線,也叫中景),再次是表述包裝內容物的產品照片(也叫第三視線,界于中景)再再往后的便是輔助性的企業吉祥物廣告語,性能說明,企業標志等,這種明顯的層次感也叫視覺的三步法則,它在兼顧人們審視一個靜物畫面習慣中從上至下,從右至左的同時依次凸顯出了其中最要表達的主題部分。作為設計人在創作畫面之始,就產先應該弄明白所訴求的主題,營造一個眾星托月,鶴立雞群的氛圍。從而使我裝設計的畫面象強大的磁力緊緊地把銷營者的視線拉過來。
3、構圖技巧的疏密對比:說起構圖技巧的疏密對比,這和色彩使用的繁簡對比很相似,也和國畫中的飛白很相同,即圖案中該集中的地方就須有擴散的陪襯,不宜都集中或都擴散。體現一種疏密協調,節奏分明,有張有弛,顯示空靈。同時也不失主題突出。近日筆者見到不少包裝圖案的設計中,整個畫面密密麻麻,花花綠綠,從背景圖案到主題圖案全是很沉重的顏色表現,讓人感到壓仰和透不過氯來,這樣不僅起不到美化產品,促進銷售的目的,反而不讓人產生厭倦而缺少食欲。這就是沒把握住疏密對比造成的。
4、構圖技七中的靜動對比:在一種圖案中,我們往往會發現這種現象,也就是在一種包裝主題名稱處的背景或周邊表現出的爆炸性圖案或是看上漫不經心,實則是故意涂沫的幾筆瘋狂的粗線條,或飄帶形的英文或圖案等等,無不都是表現出一種“動態”的感覺,而主題名稱則端莊穩重而大背景是輕淡平靜,這種場面便是靜和動的對比。這種對比,避免了都支的花哨和太靜的死板。所以視覺效果就感到舒服。符合人們的正常審美心理。
第三,文化內涵的把握
好的包裝設計作品一定要讓人感到舒心,有一種賞心悅目的審美心理滿足。所以,上述提出的設計中的幾個方面技巧,歸根結底為了實現人們的這種滿足。另外,這滿足的核心不能少了一定的文化內涵。這種文化內涵就象一個人的氣質和修養一樣,給人一種內在的魅力,讓人有回味不盡的余地。當然,也有很多包裝,只給人一種花花綠綠的印象?;蛘哒f只是一個產品名稱,告訴你里邊裝有什么就行了,這種包裝要么是設計人員水平低下,本身就不是一個高層次的文化人,更么,這種產品自身也不上檔次,更無法再說高附加值了,因此,這種包不含有什么生命力。所以產,一個好的產品包裝,要么需注入一定的文化內涵,尤其代表該產品企業文化的內涵,或企業的理念追求:要么是有一定的象征意義,說明一個什么問題:要么暗含著一定的訴求點,給人一種什么樣的啟示,或說代表企業的某種專用色,專用字,或者代表著該產品的是一種屬性等。如果一個包裝設計不具有上述這些,那就不是一個成功的包裝設計,所以說,筆者曾在另一篇文章中就《包裝設計人員基本素質構成》再加強設計人一定要通覽群書,豐富修養,提高審美水平,才能設計出受人眾歡迎的好的包裝作品來。
總之,包裝 設計 的技巧,除了色彩方面、圖案方面及文化內涵方面需要把握的以外,要求設計人還要向生活中學習,向群眾中學習,向市場中學習,并不斷了解、研究消費者的需求與愿望,向人們生活的實用性,走向生活審美與享受性靠齊,唯有這樣,產品包裝設計才能不斷地提高新水平,升華到一定的新品位,才能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品促銷發揮重要的積極促進作用。
|